任伯年
任伯年(1840-1896)名颐,浙江山阴人,故画面署款多写"山阴任颐"。儿时随父学画,十四岁到上海,在扇庄当学徒,后以卖画为生。所画题材,极为广泛,人物、花鸟、山水、走兽无不精妙。他的画用笔用墨,丰富多变,构图新巧,创造了一种清新流畅的独特风格,在"正统派"外别树一帜。另有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的演员。

- 中文名:任伯年
- 职位:
- 所属协会:清末海派四杰
- 毕业院校:师承陈洪绶
- 地区:浙江
- 类别:国画
- 朝代:古代
- 画派:海上画派
- 出生日期:1840
人物简介
任颐是近代著名 画家。初名润,字伯年,一字次远,号小楼,(亦作晓楼)。籍贯,浙江 山阴人,并非 上海人。为避免被 造假,即便十五六岁在上海卖画,因此 任颐 他的画署款多写山阴任颐。 任伯年的绘画题材广泛,人物、肖像、山水、花卉、禽鸟无不擅长。用笔用墨,丰富多变,构图新巧,主题突出,疏中有密,虚实相间,浓淡 相生,富有诗情画意,清新流畅是他的独特风格。”
主要成就
晚清 民国时期,著名 花鸟画家和 人物画家,与吴昌硕、 蒲华、 虚谷齐名为“清末海派四杰”。
任伯年的主要成就是在于 人物画和花鸟画方面,往往 寥寥数笔,便能把人物整个神态表现出来,着墨不多而意境深远。其线条简练沉着,有力潇洒。他常画 钟馗,他笔下的钟馗心胸磊落、不怕鬼,不信邪。他的 花鸟画,总是把花与鸟连在一起,禽鸟显得很突出,花卉有时只作背景,整个画面充满了诗的意境。任氏一门中绘画杰出者亦有之,后有“三任”之说(指其叔伯辈的任薰、任熊),但成就最大的无疑当属任颐。
“海派”代表性人物之一
任伯年精于写像,是一位杰出的 肖像画家。人物画早年师法 萧云从、 陈洪绶、费晓楼、 任熊等人。晚年吸收华(岩)笔意,更加 简逸灵活。传神作品如《三友图》、《 沙馥小像》、《仲英小像》等,可谓神形毕露。
任伯年的花鸟画更富有创造,富有巧趣,早年以工笔见长,“仿北宋人法,纯以焦墨钩骨,赋色肥厚,近 老莲派。后吸取 恽寿平的没骨法, 陈淳、 徐渭、 朱耷的写意法,笔墨趋于简逸放纵,设色明净淡雅,形成兼工带写,明快温馨的格调,这种画法,开辟了花鸟画的新天地,对近、现代产生了巨大
鼎盛时期
19世纪80年代是 任伯年创作的鼎盛时期, 创作 题材上范围扩大了,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,用隐晦的手段寄寓深情。90年代,数量很多,但从作品的思想性看似乎没有超出80年代,但艺术手法上则更加熟练,大胆、概括,特别是花鸟画,达到“ 炉火纯青”的佳境。
作品流传 任伯年二十多年的绘画创作,留下了数以千计的遗作,是历史上少见的多产作家。最早的 作品是同治四年作的,最晚的作品为光绪乙未年 冬十月,去世的前一个月作的。重要作品如同治七年(1868)仿《陈小蓬斗梅图》,现藏故宫博物院,光绪三年(1
现存作品
任伯年现存作品,大多收藏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内。民间及港、台私人手里也留有一些他的作品。
作品行情 任伯年作品在他在世时即广为流传,解放前画店、地摊多有出售。解放后则较少出售,多由国家收购,归各地博物馆收藏。80年代后民间收藏部分流入 香港, 台湾、 美国、尤以香港为最多。
香港的 苏富比和 佳士得两大 拍卖行从1986年开始每年都拍卖 任伯年画作,八十年代末半岛拍卖行和协联古玩拍卖公司也加入拍卖行列,但拍卖较少。1986年5月第一次由苏富比拍卖的《人物册》就达到16万港元的高价
任伯年艺术特色
海派中的佼佼者,其绘画发源于民间,重视继承传统,吸收西画技法,形成风姿多采的独特画风,在“四任”中成就最为突出。 擅人物、花鸟、山水,其人物画取材广泛,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,针砭社会,寄托个人情怀,具有一定思想性。造型简练、准确,生动传神,手法多变。他的花鸟画师法陈淳、 徐渭、石涛、恽寿平、 华喦及北宋诸家。博采众长,转益多师,成为集工笔、写意、勾勒、没骨于一身的画家。他于传统的笔墨之中掺以水彩画法,淡墨与色彩相交溶,风格明快、温馨、清新、活泼,极富创造性。 任伯年画作 山水画虽不
生平大事记
道光十九年(1840年)生于萧山农村,其父任声鹤为民间肖像画家,大伯父为任熊,二伯父为任薰,自幼善画,受民间版画影响深刻。
1854-1855年,十五六歳时在上海卖画,模仿任熊作品沿街出卖,恰逢任熊路过,非但不怒,反而赏识其才华,招为弟子,传为逸话。
1861年,太平天国进入绍兴时,父卒。曾被招入太平天国军当旗手"战时麾之,以为前驱"。其后天京(太平天国首都南京)陷落,返乡。
1864年,迁往宁波卖画为生,结识万个亭、陈朵峰、谢廉始、 任薰。
1868年,28歳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