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苦禅
李苦禅(1899- 1983),男,出身贫寒。现代书画家、美术教育家。原名李英杰,改名英,字励公。山东高唐人。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。曾任杭州艺专教授,中央美术学院教授,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,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。擅画花鸟和鹰,晚年常作巨幅通屏,代表作品:《盛荷》《群鹰图》《松鹰图》《兰竹》《晴雪图》《水禽图》。1978年出版《李苦禅画辑》。
中国近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、美术教育家李苦禅(1899—1983)原名李英杰、李英,字超三、励公。生于山东省高唐县贫苦农家,自幼受到家乡传统文化之熏陶,走上了

- 中文名:李苦禅
- 职位:理事
- 所属协会:中国美术家协会
- 毕业院校:师承齐白石
- 地区:山东
- 类别:国画
- 朝代:当代
- 画派:京津画派
- 出生日期:1899
人物经历
许麟庐、李苦禅(后右)、齐白石 1899年,1月11日(农历戊戌年十一月三十日),诞生于 山东省高唐县李奇庄的一个贫苦农家,取名英杰,字超三。
1916年,入山东 聊城省立二中,从国画家孙占群习画,首先学画荷花。同年作中国画《猫》《鸡》和《鹤》。
1922年,考入国立 北京美术学校西画系,靠夜间拉人力车维持生计。同学林一尽眼见李苦禅的困苦,赠李苦禅“苦禅”二字。“苦”取自佛门四谛之第一字,“禅”乃李苦禅擅长之大写意画。李苦禅欣然接受。
1923年秋,拜 齐白石为师。
主要作品
个人荣誉
1930年,任 杭州国立艺专国画教授。
1934年,任京华美专国画系和华北学院美术系教授。
1945年,私立 中国艺术专科学校在 济南复校,任教务主任。
1946年,被 徐悲鸿聘为 北平国立艺专国画教授。
1951年,任民族美术 研究所任研究员。
1977年,当选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。
中国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、 书法家、人民 美术教育家。
中国近现代大 写意花鸟画宗师。
作品特点
书法
李苦禅的书法与画互为 表里,相得益彰。推崇“书至画为高度,画至书为 李苦禅书法 极则”。李苦禅认为,中国 写意画是写出来的,西洋画是画出来的,在这方面,中国比西方高出一筹。这表现在“融结果美”与“手段美”于一体,“融空间艺术”与“时间艺术”于一体的变革。而书法与绘画相结合恰是这一变革的契机与关键。李苦禅说:“不懂书法艺术,不练书法,就不懂大写意和写意美学”。因而李苦禅在中国书法艺术之“画家字”方面独树一帜。李苦禅在数十年觅碑访帖之中自成朴雅、浑厚、风神、婉转的行草艺术。
绘画
教学风格
李苦禅是中国当代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。李苦禅将西方雕刻、绘画方法、绘画精神融入国画教学。利用西方写实造像的理念去观察对象,潜心探索中国大写意艺术。 率先将京戏作为“传统美学与文化艺术之综合”引进美术教学之中。李苦禅律己与教学主张:具备广博的学识 修养、不可胸无点墨。李苦禅认为单一的画画是小道!比画画更高的还有书法,书法之上有诗文,再上一层是音乐,最高层次是 先哲的哲理,也就是大道。
如李苦禅教育儿子李燕说:“人,必先有人格,然后才有画格;人无品格,下笔无方”。李苦禅出身苦,不怕苦。出去
名人评价
齐白石评价:“李苦禅学吾不似吾”。
齐白石题李苦禅的画《清供图》道:“李苦禅也超过我了”。
郝左春评价:“李苦禅是艺术界革命的前驱”。
《 晨报》评价:“李苦禅是中国北方艺坛上创造派的先锋”。
徐悲鸿题李苦禅的画道:“天趣洋溢,活色生香”。
剧作家 曹禺评价:“李苦禅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。人生短促,艺术长存。这并不是说任何艺术,而是人民所肯定的艺术。李苦禅的画就是这样的艺术”。
后世纪念
纪念馆
李苦禅纪念馆 李苦禅纪念馆位于 山东济南趵突泉公园的万竹园内,纪念馆始建于元代,因园中多竹而得名,占地10亩,总建筑面积4782平方米,建筑总高度为17.9米。该园有3套院落,结构紧凑,布局讲究,13个庭院186间房屋并有五桥四亭,楼台亭阁参差错落。1986年6月李苦禅纪念馆在万竹园内建馆开放。共有18个展室、160余间房屋常年展出李苦禅遗作和生前收藏的书画文物400余件,其中有《红梅怒放图》、《晴雪图》、《墨竹图》、《盛夏图》等精品。
艺术馆
李苦禅纪念馆 李苦